联想市值为什么这么低(这7家民企营业收入超2千亿,为何不出大富豪,反是小企业出巨富)

admin2025-05-03 03:59:19589

本文目录这7家民企营业收入超2千亿,为何不出大富豪,反是小企业出巨富联想资产负债率高达90%,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联想为什么不受待见这7家民企营业收入超2千亿,为何不出大富豪,反是小企业出巨富文|龙溪 来源|商业传奇 最近两份榜单发布,一份是刚刚发布的2020年胡润百富榜;另一份是更早些时候发布的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结合一起来看很有意思,有些地方让人看不懂。 按普通人的常识,要想成为富豪,企业要大,企业越大,老板的财富越多;另一方面,巨型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按说说应该出富豪。 但事实与常识有些出入。 根据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正好有20家企业的2019年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排前20位。 这些企业中,很多是外界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他们的创始人也是经常在各类富豪榜上名列前茅的超级富豪,如恒大的许家印、碧桂园的杨惠妍等,都曾是中国首富。 但也有一些企业,没有人上榜富豪榜,或者上榜者的财富很少。 如万科,最近20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之一,2019年的营业收入近3700亿元,没有一人上榜;联想控股,营业收入近3900亿元,只有杨元庆一人上榜,财富为40亿元,他是联想集团董事长;浙江的恒逸集团,营业收入2152亿元,邱建林等3位上榜者的财富都只有71亿元。 这3家企业,要么没人上榜,要么上榜者的财富不足100亿元,似乎都与企业的规模不相匹配。还有多家堪称巨无霸企业,上榜者的财富也不高。 最典型的是在民营企业500强中排名第一的华为,营业收入高达8588亿元,仅任总有1人上榜,财富为180亿元。 江苏的中南控股集团,营业收入达2800多亿元,陈锦石家族的财富也仅为140亿元;浙江的青山控股集团,营业收入超过2600亿元,有4人上榜,最高的项光达为215亿元,其他3人,1人为58亿元,其他2人都是20多亿元;福建的阳光龙净集团,林腾蛟的财富为150亿元。 上述7家企业,在民营企业500强上,都排名在前20位以内,但在富豪榜上,他们的财富多在300名开外。 可以看看这些企业,有的股权相当分散,如华为、万科、联想控股等,个人持股数量都不多;有的没有上市,这类企业不少,阳光龙净、青山控股、中南控股等;有的企业两者兼有之一,如华为。 没有上市,财富很难有爆发式增长,再加上股权分散,则老板能体现出来的财富更少。 此外,从这些企业所处的行业可以看出,除万科、华为等属于容易被追捧的通讯、房地产行业外,其他企业多属于传统行业,如青山控股是钢铁行业,中南控股是建设行业,浙江恒逸是化纤行业,阳光龙净是多元化企业。 联想其实是一个例外,是中国最老牌的IT企业,但近年来备受诟病,被认为其几十年来的“贸工技”战略,使之变成一家组装电脑的贸易企业,企业营业收入不低,但上市公司的市值不高,两家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联想控股和联想集团,市值分别为258.24亿港元和598.34亿港元,加起来总市值仅为740亿元左右。 不过,作为联想排名靠前大股东之一的泛海创始人卢志强,财富不低,达620 亿元。苏宁的张近东和正威国际的王文银,财富额不低,都超过1000亿元,但在富豪榜上仅排30多位,而在中国民企500强上,苏宁和正威高居第二和第二位,营业收入分别为6400多亿元和超过6100亿元。对应企业规模,他们的财富额也不高。 与这些大企业不出大富豪正好相反,一些企业规模不大,但出了巨富。 比如在视为至宝榜上排名前列的超级富豪中,翰森制药的钟慧娟, 智飞生物的蒋仁生, 迈瑞医疗的徐航和李西廷,恒瑞医药的孙飘扬,爱尔眼科的陈邦等,个人财富都超过1000亿元,但他们的企业有的没有超过100亿元,如翰森制药和爱尔眼科,智飞生物也刚刚突破100亿元,迈瑞医疗为160多亿元,恒瑞医药也仅为200多亿元。 拼多多年营业收入刚突破300亿元,黄峥的财富达2200亿元。 更夸张的是这两家企业,一是农夫山泉,加上万泰生物,两家上市公司的总营业收入不到250亿元,但钟睒睒的财富达3650亿元。另一家是海天味业,营业收入不到200亿元,却有27人上榜百富榜,与阿里一起并列成为上榜人数最多的企业,其中庞康的财富达1950亿元。 大企业,没有出大富豪;小企业却出巨富。你怎么看?

联想资产负债率高达90%,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啥联想集团只是完成科创板申请一日游,就匆匆终止了。

主要有三个原因:1、负债率达90%,这个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研发投入太低,研发投入占比只有不到3%,远不如其他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比例。3、高管团队工资太高,退休人员还享有几千万收入!大家所诟病。科创板也是我们资本市场的重要部分,不是唐僧肉,人人都想吃一口,你至少多认认真真搞点科技研发,大家才会支持你上市融资,而不是上市融资发工资去了!基民股民的钱也是钱呀!麻烦不要吃相太难看!这负债率,啧啧,组装厂的负债率高,唯一的原因,就是用工成本高。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上市,是近网络热点。网友们发现联想的负债率竟然高达90.5%,比恒大集团的82.7%还高。作为一家成名已久的大企业,科研投入比例不足3%,净资产只有两百多亿,联想的财务报表让人大跌眼镜。联想集团的资产总额为2496.48亿,总负债为2259.22亿。这么一家大公司比很多A股中等上市公司净资产还少。当然联想集团在港股的市值也已经被很多A股企业远远甩在身后。曾经作为中国最受推崇的科技企业,联想怎么走到这一步的?联想坚持贸工技,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少,意味着业务毛利率很低,赚不到钱,而且高管收入和美国五百强企业看齐,公司利润很大比例都发了薪水。联想控股把联想集团当成现金牛,不断拿联想集团的利润去其他行业多元化投资,也是重要原因。这导致联想看起来很大,营收超过四千亿,利润却很低,不足百亿。负债率那么高,作为上市公司总要对所有股东解释清楚。那为什么股东没有问询的呢!

联想为什么不受待见

注册制时代,稍微有点 科技 含量的公司在科创板都可以上市,而联想递交招股书后仅一个工作日就撤销了。

一家公司准备上市工作是极其复杂的,上市辅导期要3个月以上也可能一年,然后是券商内核,保荐机构推荐,最后才是发审委上会。整个流程跑下来估计要花费几千万,甚至上亿元。

然后联想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撤销了,因为保荐人是中金,事后中金的相关保荐代表也被证监会约谈了。

在中国,你应该找不到任何一家能比联想名声还要差的企业了,哪怕是百度,也得甘拜下风。

联想的问题出在企业文化上,管理层的价值观是导致联想一次次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的直接原因。

杨元庆之前有被问到,你们到底是中国公司还是美国公司时,他的回答是, 根植于中国的全球化公司。

联想不敢硬气,最本质原因还是公司没啥核心技术,上游技术依赖美国下游市场也依赖海外,属实得罪不起。

01

对美国的依赖

大陆地区并不是联想的最大市场,欧美地区才是联想的主战场,公司大陆地区的销售收入占比只有23.47%。

PC领域经过这些年发展,行业集中度已经非常高,全五大厂商联想、惠普、戴尔、苹果和宏基的市场份额超过70%,其中联想第一。

从联想的财报中不难发现,公司的主要收入还是靠电脑,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收入占比89.58%,其中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收入占比79.87%,移动设备收入占比9.33%,数据中心业务占比10.42%。

业务单一的问题联想很早就意识到了,但联想在手机领域一直发展不太好,现有的手机业务也是并购摩托罗拉。

联想的口碑不好,并不是经营做的不好,能把PC端做到全球第一,起码销售做的是不错的。

关键问题是联想对国产替代没有任何贡献,除了代工厂在国内,其核心技术基本都在欧美。

无论是在电脑还是在手机领域,联想的技术基本都要依赖美国,Intel和AMD的处理器,高通的手机处理器,英伟达的显卡,微软的系统。

不仅如此,联想连当下主营的产品也都是收购来的, 电脑业务收购美国IBM,收购日本NEC,手机业务收购摩托罗拉,服务器业务收购IBM。

其实联想除了Logo是联想以外,其他的早已不是曾经的联想了,很多人说他是"美帝良心想"。

如果能像韦尔那种买到核心技术也行,可联想买来的业务基本没啥核心技术。

从毛利率的情况来看,联想2020年中报毛利率为15.41%,数据中心业务毛利率只有13.01%,也就组装厂的毛利。

02

代工厂贴牌商

联想的生产模式是自产和委外加工两种,根据招股书披露,2020年财年,前五大供应商中,第四和第五大供应商均来自委外生产加工服务,说明公司委外加工的比例不低。

联想的主要采购原材料包括:处理器芯片、内存及内存器、显示器和软件,前五大供应商中前两家是处理器芯片和软件。

一台电脑是由处理器芯片+内存条+存储器+显示器+软件+线路板+再加上一个铁壳子组成的。

基本可以确认,联想干的是整个产业链最下游的组装,而且大量的组装还委托给了加工厂,贴牌。

从近三年的财报可以看到,联想各项业务毛利率均低于20%,而且大部分业务毛利率都在下滑。

在 科技 领域,谁有核心技术谁就有话语权,就能拿到更高的利润率。高通的手机芯片毛利率57.51%,微软的毛利率68%,代工厂的毛利率基本在10%左右。

数字化时代,全球数据中心业务都在高增长,作为联想最有潜力的一块业务,也就只拿到了代工的利润率。

03

研发支出偏低

一般研发型企业的研发费用占比都在10%以上,华为每年会保持15%左右的研发支出,2021年研发投入1257亿,排名全球第二。

联想2019年-2021年财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 84.95 亿元、92.89 亿元和 98.52 亿 ,分别占收入比例2.48、2.63%和2.39%。

单位:百万元

不到3%的研发占比确实不高,比小米还低,不过联想本身也不是研发型企业, 当年联想最风光时期,柳传志的态度是坚决不搞核心技术。

组装厂我是办定了。

04

联想没有未来

作为一家营收3000多亿的港股上市,联想在港股的估值不到10倍,市值仅1000亿港元。

港股市场的定价权完全看外资,这也就意味着,不只是国内资本不看好, 外资也不认可联想的模式。

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业务,都属于充分竞争的大红海,手机领域联想基本没啥空间了,摩托罗拉在内地基本卖不动,非洲有小米、三星,欧洲也有三星、小米和OV。

此外,联想的研发投入较低,就算再来一次类似于苹果那种颠覆性技术革命,也轮不到联想。

况且硬件公司本身就没啥想象空间。

数字化时代的未来玩家划分也已经非常明确了,亚马逊、谷歌、微软、华为和阿里,作为代工厂的联想,确实好难。

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曾在发布会上说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革命性的产品出现"。 科技 技术本身就在不断地迭代,没有创新能力的公司,还谈啥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