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概况

admin2025-07-17 16:56:409539

(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县情介绍(含自然地理地图水系图)【地理环境】理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邛崃山脉东缘,阿坝州东南部,东北与茂县、黑水接壤,西南与小金相连,东南与汶川相通,西北与马尔康、红原毗邻。距成都202千米,距马尔康193千米,县城海拔1888米。 资料下载_资料共享_工作报告

理县属于四川盆地外围山向西部高山高原过渡地带,地势由中山向高山和山原过渡,地表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从桃坪镇古城至鹧鸪山逐渐增高。境内群山连绵,山高坡陡,岷江支流杂谷脑河贯穿全境,水流湍急,河谷狭窄 。地质构造属四川西部地槽区金汤弧形褶皱带的一部分,地质结构复杂,地层异常发育。茂汶大断裂带杂谷脑薛城至卧龙属于“S”形褶皱构造,并属于金汤弧形构造的东翼部分,由弧形浅状褶皱和压扭形弧形断层组成。县境内地貌形态变化大,根据地貌类型统一分类,可分为低中山、中山、高山、极高山四个基本类型,土壤、植被和生物的分布也具有明显的多层次性和地带性。主要的高山有:县境中部雪隆包海拔5527米,东面笔架山梁子海拔4753.2米,东北面金长沟梁子海拔4786米,北面大阴山海拔4764米,西北面鹧鸪山海拔4451米,西面虹桥山海拔4546米,西南面霸王山海拔5551米,南面朴头甲石口沟尾子万年雪峰海拔5922米,另还有四座海拔分别为5714米、5702米、5696米、5608米的山峰,东南面雪隆包海拔5313米,以上山梁均属四川盆地西部外围高山向高原过渡的地带。模版下载_十四五_报告模板

县城杂谷脑多年平均气温11.3℃,一般春季气温变化大,夏季变化小,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迅速。冬季时间较长,降水偏少,气候干燥,气温偏低,霜冻频繁,降雪日数年度平均为46天。月平均温度最高在7月、8月份,为20.8--20.9℃,最低月为1月,最低温-6.9℃,冬无严寒,春暖夏凉。一年间降水量60%集中在5、6、9月,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66天。资料库_文库_模版下载

(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县情介绍(含自然地理地图水系图)

理县标准地图自然地理版【点击下载高清版】大牛工程师

(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县情介绍(含自然地理地图水系图)【县名由来】自西汉武帝元鼑六年(公元前111年)于今桃坪镇古城村置广柔县,是为建县之始。从西汉至东晋,县城均称广柔县。自南朝宋到梁,汶山郡迁都安(今都江堰境),广柔县遂废。北周(公元567--575年)在今通化置石门镇,未置县。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石门镇为进川镇,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废金川镇改为金川县,仁寿元年改金川县为通化县。唐朝在今理县境内分设州、县较多,先后设维州、保州、奉州、霸州等,设县有通化县、薛城县、小封县、归化县、盐溪县、定廉县、云山县、安居县、牙利县、保宁县等。五代前后蜀时期,在今理县境内置通化、保宁、小封三县。两宋至元,县名均为通化、保宁二县。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分原保宁地置县,名为保县,并置杂谷安抚司。清初仍名保县,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废杂谷土司,设杂谷直隶厅,以保县城为厅志。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省保县并入杂谷厅,县名遂废。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改称为理番直隶厅,意为治理番民之意。民国二年废厅改县是为理番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为缓和民族矛盾,改理番县为理县。至此,理县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文库_工程资料_规划纲要

资料库_资料下载_模版下载【特色产业】水电业 县境内水电资源丰富,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理论蕴藏为120万千瓦, 水电可开发量达104万余千瓦,建有甘堡电站、板子沟电站、狮子坪电站、薛城电站、古城电站、红叶一、二级电站、回龙桥电站、仔达电站、木尼电站、老君沟电站、米亚罗电站、芦杆桥电站、打色尔沟等一批大中小型水电站。(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县情介绍(含自然地理地图水系图)

农 业 是理县的支柱产业,农产品丰富,蔬菜、水果是全县农村主要经济来源。按照“以绿色农业为基础”的发展思路,建成 无公害蔬菜、特色小水果基地。理县大白菜、莴芛、蕃茄、萝卜、花菜、土豆等7个蔬菜品种均已通过无公害蔬菜标准认证,无公害蔬菜基地是成都市主要秋淡季蔬菜基地之一;甜樱桃、青脆李、红脆李、红富士苹果、卡子核桃等以口感好、品质优良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畅销全国各地。理县大白菜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名单,卡子核桃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单。卡子核桃果大、壳薄、果仁多且厚、含油量高、味道醇,有露仁核桃之称,主要销售在成都、都江堰等周边大、中城市,同时,卡子核桃作为具有地方特色土特产品之一,广泛地为人们作为馈赠亲戚、朋友的佳品。理县还盛产各种天然药材,如:虫草、贝母、天麻、黄芪、羌活、当归等,品质均好。规划纲要_报告模板_模版下载

旅游业 1993年米亚罗红叶温泉节吹响理县旅游业发展号角以来,到现在已成为理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既有风景秀丽的自然生态景观米亚罗红叶风景区、毕棚沟自然风光、孟屯河谷原始生态;又有体现古羌文化和嘉绒藏族文化的人文景观桃坪羌寨、蒲溪羌寨、甘堡藏寨;还有集休闲、度假、疗养、保健于一体的古尔沟温泉,旅游业发展空间较大。 这些景点已成为“大九寨旅游圈”、“藏羌文化走廊” 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旅游已形成“春观花、夏避暑、秋赏红叶、冬季玩雪,四季皆可沐浴温泉,领略藏羌风情”的四季旅游格局,是成渝两地以及周边城市休闲、疗养度假的目的地。资料下载_资料共享_县域经济

资料下载_模版下载_统计公报【风景名胜】古尔沟温泉休闲度假区 所在地古尔沟镇是一座新兴旅游集镇。古尔沟温泉1994年被评为四川省优质名泉,是集饮、浴、疗于一体的优质热矿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不多见。大牛工程师

毕棚沟生态旅游区 系米亚罗国家级人与生物保护圈的核心区域,海拔2015——5922米,幅员面积61⒊8平方千米。景区内奇峰峻峭、沟壑纵横、冰川林立,具有典型的中国西部高山峡谷地貌特征。大牛工程师

米亚罗红叶观光区 东西长127千米,南北宽29千米,幅员3688平方千米,是目前国内已开发的最大的红叶风景区,景区植被覆盖面90%,森林覆盖面75%。还有甘堡藏寨和孟屯河谷也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的自助大牛工程师

筹边楼 位于理县薛城镇薛城小学内一天然岩石顶上,雄伟壮观,唐西川节度使李德裕为筹划川西防务所建。楼为正方形二层重檐歇山式木结构建筑,通高18米。底楼为正方形,边长7.38米,高4.43米,以外柱12根、内柱4根将其空间隔成进深、面阔各3间。二楼高3.60米,中为方形大厅,边长3.64米,四周板壁及顶部望板皆彩绘各种人物故事图案,内容多为李德裕筹边故事,如商讨军事、演练兵士、山川地形等。资料下载_工程咨询_县域经济

甘堡藏寨 是理县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嘉绒藏寨,自古就将甘堡称为甘堡甲穹,意为百户大寨。整个村寨以其特有的嘉绒藏族服饰、习俗、锅庄、民歌以及屯兵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石头文化吸引着游客前来观赏游玩、休闲度假。文库_模版下载_规划纲要

桃坪羌寨 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理县县城东40千米,距成都163千米。该寨依山傍水,历史悠久,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羌族建筑之一,其浓郁的羌族民风和古老精湛的石碉建筑艺术、科学的地下供水系统,令人叹为观止,被人们称为“神秘的东方古堡”。(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县情介绍(含自然地理地图水系图)

木卡羌寨 木卡羌寨沿用名“木宅寨”,羌语叫“麻泽布”,木卡老寨房屋是典型的山谷坡面上的石木建筑群,具有平定、石墙、木架、过街楼、悬挑阳台等一系列典型的羌民族传统建筑特征。其民居“依山而建,垒石为室”,整个村落依靠自然的坡度呈梯状布局,从下往上看就如同岩石上生长出来的房子,十分雄伟。被誉为“岩石上的羌寨”。(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县情介绍(含自然地理地图水系图)

大牛工程师【乡风民俗】 藏羌服饰 亚罗、夹壁、沙坝乡男子衣服一般为大领装,不镶边,以布料毪子或牛皮缝制戴毡帽或狐皮帽,腰系红色或紫色麻丝绸料制作的腰带,脚穿牛皮筒靴,腰间佩戴一把约两尺长的藏刀和银镶珊瑚珠的大火镰刀。杂谷脑、甘堡、上孟、下孟及薛城的甲米塔子以下则穿开衩、小领、有细扣长衫,外穿布褂或绵羊皮里布面褂,头缠青布帕或戴狐皮帽,梳独辫,拴绑腿,穿毛鞋或缀有獐皮的云状布鞋,佩带银镶珊瑚火镰刀一把,腰拴“白裹肚”。妇女穿小衩口镶边、小口领长衫、两边衩口上端镶红绿黄色布条,拴用各色布条镶成的前围腰和白褶长裙,外套左侧开扣的镶边长褂子,梳双辫缠于头,搭绣花巾,穿大足裤,长筒牛皮底鞋,腰系五色棉丝线织成的花带子,于围腰带上边拴镶银乳盖状的红牛皮带,腰间挂金或银镶嵌珊瑚小刀。五屯女服为镶花边、两边叉口镶图案花边小领长衫,外套外侧开扣的镶花边领褂,拴异色布镶边的白线锁边有皱褶的前围腰和有32道皱褶、银质韭菜花的后围腰,头搭绣花青布褶叠头帕,穿绣花包包鞋,胸前挂金包,左腕戴珊瑚银镯,有的戴珊瑚银耳坠,压鬓发银片等。(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县情介绍(含自然地理地图水系图)

羌族男女在劳动时穿麻布或毪衫,外套羊皮褂;平时或节日则常穿阴丹兰、青色或折土布长衫镶花边,外套一布面和绸面、一般以两扣或三扣为一组的“坎肩”。青年妇女和少女在内衣袖尖常接红布袖口,与外衣相衬别有风彩;腰束红、绿色布带或绸带,拴绣花或印花围腰,腰带左侧挂针筒、拉针。脚穿绣花“云云鞋”,缠白布绑腿,未婚少女白绑腿上外缠半节红绑腿;发梳长辫盘于头上,插一根银质“帕针子”(装饰品),缠青色或黑色、白色头帕;手戴银、铜质圈和戒指。妇女都戴耳环,年轻妇女多戴“瓜子米”耳坠,中老年妇女多戴“古老钱”式银片坠。资料下载_工程资料_规划纲要

饮食 除米亚罗地区外,藏、羌民族饮食习惯大体相同。用玉米面可做“麦拉子”(玉米糊)、“搅团”、“蒸蒸饭”(包括锅蒸蒸)、“玉米馍”(冷水粑、刀片子)、“面汤元”、“金裹银”(玉米面和大米饭)等,同时还可做藏、羌人民极为喜欢的蒸蒸酒,用麦面做的有:馒头、包子、烧馍、炕饼、煎饼、面条、拉面(面皮子)、饼子、抄手、面片(刀削面)“面絮絮”等;荞面除不能做“拉面”外,凡麦面可做的食品荞面都可以做,同时还可作“灯盏窝”。以青稞、玉米为制作原料的“咂酒”是藏、羌族人民极为喜爱的食品。米亚罗地区主食多以酥油、糌粑、马茶、奶茶食用。资料下载_工作报告_规划纲要

住房 藏族民居建筑皆为石块砌墙,木质梁架的石木结构。一般有三、四层,也有五、六层的,三层者底层作畜圈,二层作厨房、库房和住房,三层设经堂、客房。羌民修建住宅的建筑材料是当地形状各异的片石和黄泥土,或粘土石墙以片石和黄泥浆垒之。住宅外型多数为堡垒式,基部比较大,渐上则渐收缩。有两层和三层两种,均以独木作为锯形楼梯,上下两层者人居楼下,楼上为晒台及储粮堆杂物之用,牲畜圈另设屋外,圈旁为厕所。现新修的民居趋现代化,多采用仿城市建筑的砖混结构,房屋附建阳台,有的则按城市建房样式修建砖混结构的楼房。大牛工程师

婚俗(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县情介绍(含自然地理地图水系图)

羌族的婚俗 羌族婚俗较为繁琐。一桩婚姻一般要经过说亲、送定准酒、吃开口酒、吃大酒、吃报期酒、结婚等几个阶段。大多在秋收后农闲举行。前后常需五六天,女方要比男方提前一日开始。婚礼第一天为“开笼”,杀猪做准备工作,晚上请亲友喝酒,安排执事人员。第二天晚上“花夜”,男女两家各自举行。新郎、新娘要换上新衣,新郎要穿上长袍马褂、戴礼帽,并插“金花”一对,两肩交叉各挂红绸或红布一条。。第三天接亲,由“红爷”率领几个小伙子、两个儿女双全的中年妇女,两个“吹吹匠”(吹唢呐的)等接亲人员去女家接亲。婚后第三天新郎、新娘带上礼品去岳家回门,当天回归。资料库_工作报告_县域经济

藏族婚俗 杂谷脑、甘堡、上孟、下孟等地的婚俗受汉族影响,且有自己的特色,在说亲时,要请一个亲友作媒,携带“三色礼”(白酒一坛、香猪腿一只,点心一封和挂面三把)去女方求婚。如获允婚,女方收下礼品,并在空酒罐内装上青稞、小麦或大米并装酒曲三粒,罐颈上拴“哈达”一根。接亲时男方由一个长辈带领8--10个小伙子,背着礼品和一个拴上“哈达”的人型面馍前去接亲。出亲前,女家要给新娘做一个人型麦馍(夹勒),拴一根“哈达”在人馍的颈上,胸前挂一银牌,并用红、绿、黄三色丝绸围着,然后敬神拜辞长辈,由同辈中的青年男子或新娘的兄弟把新娘背出门送上马。新娘到达男方门口后,引新娘进入神堂,在进门的右边席地跪坐;新郎身着长衫、腰拴红带、头缠青色布帕,上插“金花”,跪坐左面;参加婚礼的亲友也席地跪坐,静听喇嘛念经。念毕后,喇嘛给新郎、新娘各敬一杯祝福酒(莫搅丁),并给他们在颈上挂“哈达”和“金刚带”。新娘三天回门,如女方缺乏劳动力可多住一段时间;如男方缺乏劳动力,也可三几个月后才接回新娘。新娘回门时,新娘嫁奁才带来。大牛工程师

葬俗(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县情介绍(含自然地理地图水系图)

羌族葬仪 理县除蒲溪乡保留火葬外,其余地方的羌民也和汉族一样以土葬为主,凡非正常死亡、孕妇难产死亡和久治不愈的疾病死亡的则需火葬。蒲溪乡羌族,一般都在族坟上火葬,三天后,只需去盖上泥土就行了。但凶死者只能在火坟旁火葬;出嫁后的,不得归葬族坟。大牛工程师

藏族葬仪 理县藏族的丧葬形式有四种:塔葬、火葬、土葬、水葬。塔葬是把尸烧化成骨灰放在小型塔心作纪念,只限于活佛、格西和一般喇嘛。土葬,埋入土内造坟堆。土葬一般是把尸体放在木棺内埋入土内造坟堆;也有的把尸火化后,骨灰放在小木匣内或土罐内埋入土内造坟堆。水葬,一般是小孩死后放入小木匣内投入水中。(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县情介绍(含自然地理地图水系图)

传统节日 藏历是藏族的传统历法,县内藏族的藏历年一般都与春节一起过。米亚罗镇、夹壁乡、沙坝乡的藏民一年举行两次“若木纽”节,一次是在农历五月的“仁古若木纽”,是农历十月或冬月的一次“觉日若木纽”,会期一般3至5天。五月的“仁古若木纽”节,各寨都要到各自固定的神山“烧烟烟”,在山上搭起帐房,男女老少都尽情的欢乐几天,以祈求风调雨顺,消灾免难。农历十月或冬月的“觉日若木纽”节,各寨都要选择宽敞的旷野,搭起帐房,合买牦牛宰杀,牛肉按人头分给各户,互相宴请;草坪上四处放着咂酒坛,男女老幼穿上节日盛装纵情歌舞,有时还举行赛马、射击等活动。 羌历年是羌民最为隆重的节日,每年在农历十月初一举行花儿呐吉庆典,一般3至5天。蒲溪羌民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还过夬儒节,即祭山会,祭拜大自然万物之神,祈求来年吉祥平安的重要节日。藏羌民族除了过自己本民族的节日外,也过汉族的所有节日,尤其把过年(春节)作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来过。大牛工程师

(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县情介绍(含自然地理地图水系图)【宗教信仰】理县米亚罗、夹壁、沙坝、杂谷脑、甘堡、上孟、下孟各乡镇的藏民信仰的藏传佛教主要教派有格鲁派(黄教)、宁玛派(红教)、噶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理县杂谷脑和下孟乡的藏民信奉黄教,米亚罗地区和上孟乡的藏民信奉红教羌族的宗教。羌族的宗教信仰是多神巫术信仰,羌族巫师释比(端公),羌族称为“许”,称白石为“俄许”,“释比”是勾通羌人与神灵的媒介。 羌人驱邪、送鬼、招魂、庆坛等都请他去做法事,释比作法事都是通过舞蹈来体现的。羌族还信仰白石神,家家户户屋顶都供奉一尊白石。(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县情介绍(含自然地理地图水系图)

工程资料_规划纲要_县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