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身边有这么一个例子:单位一把手更替,新领导将财务部正职调整到其他部门任职,并任命原财务部副职主持工作。3个月之后,新领导从外单位调入一个财务专业的人员,并任命为财务部正职,而原先主持工作的副职依旧是副职。
众所周知,大多数单位的财务部正职一向是“一把手”直接管控的重要岗位。新领导之所以要替换掉原先的财务部正职,并由副职主持工作,一方面是要削弱上一任领导对自己工作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要尽早腾挪出位置,好给自己的心腹人员准备好职位。
而自己的心腹人员如果在外单位,需要调入任职,还需要经过一定程序,故而时间就会延宕,所以,让财务部副职暂时主持工作,只不过是其帮别人占位而已,这个副职根本是没有机会“更上一层楼”的。
因此,副职被安排主持工作,并不一定就是提拔前的历练和考验,也可能是帮别人卡位。所以,职场上,别以为以副职身份主持工作,正职的位置就“十拿九稳”,搞清楚领导的意图,搞清楚让你暂代正职位置的目的,才不会让你会错意,白高兴一场。
其次,主持工作的副职想要顺利“转正”,还必须证明自己的履职能力。
作为主持工作的副职,如果的确是为自己“卡位”,那就迈出了成为部门正职的第一步,而接下来,想要顺利“转正”,还必须证明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从这个意义来说,哪怕你已经是主持工作的副职了,但也不能代表你就肯定会成为正职。只有你的职场表现合格,工作业绩达标,你才有更大的机会转为部门的正职。
那作为主持工作的副职,究竟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证明自己的履职能力呢?
1.政治能力
在体制内单位,想要实现晋升,政治能力是首当其冲必须要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
所谓的政治能力,往宏观说,包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种顶层的要求;往微观说,就是你在单位内部,是否能够分得清主次、看得清形势,足够重视高层领导的意图,并将高层的决策和安排,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这都是政治能力的具体表现。
如果一个主持工作的副职,在政治领悟上有欠缺,在政治判断上有偏差,在政治执行上有疏漏,当然是无法达到高层的要求的,自然也就不可能会获得提拔。换言之:政治能力不达标,其他的能力再突出,都是枉然。
2.领导能力
作为主持工作的副职,其工作职责已经等同于正职,这就要求你必须要用正职的思维、正职的决断来处理日常的工作。
我们都知道,正职要负责部门内部的全面工作,而副职则只需分管部分工作,所以,作为主持工作的副职,必须要有正职的领导能力。
那什么是领导能力呢?
一是要有全局意识,能跳出部门本位,立足单位全局、立足领导视角来思考问题,而不是只站在自己部门的利益来看问题、想事情。
二是要会分工协作,不仅要做好部门内部的分工协作,提升工作效率,而且要打破部门壁垒,推进与其他部门的协作,让高层领导看到你作为部门负责人的担当和履责。
三是要能主动沟通,无论对上级领导,还是对下属员工,都要发挥好中层领导干部的上传下达、下情上报的枢纽作用,畅通信息传递,主动协调关系,解决矛盾纠纷。
四是要懂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会知人用人,把合适的工作安排给合适的人员,提升工作成效;另一方面,要会带队伍、鼓士气,不仅能发挥好骨干员工的带头作用,而且能培养新的人才梯队;同时,还要会激发队伍活力,凝聚团队士气。这也是一个领导力的重要表现。
3.专业能力
想要从主持工作的副职真正转为正职,还必须要展示你的专业工作能力。一个具备专业能力的干部,能够对部门职责涉及的各项专业知识,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和掌握。
实际上,作为一个部门的副职,其专业能力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例如:分管后勤工作的办公室副主任,可能就不一定掌握文秘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作为主持工作的副职,必须要对部门内所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有所涉猎,即使不一定精通,但必须要熟悉。
总的来说,主持工作的副职,必须要在主持工作的这个特殊阶段,用自己的实践来证明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从而顺利跨越这个过渡阶段,最终向上一步,真正提拔为正职。
结语
综上所述,当上了主持工作的副职,也不一定就能顺利接上正职的职位,假如你的主持工作只是为别人“卡位”,那你想当正职的愿望注定只能落空。这种情况在职场上并不多见,但绝对是存在的。
当然,即便让你主持工作,是为你自己“卡位”,但不一定就能顺利转正,还必须要看你在主持工作期间的业绩和能力情况。
虽然主持工作的副职,由于工作缘故,更了解本部门的工作内容、更熟悉本部门的工作流程和人员情况,大概率会是部门正职的不二人选,但没有工作业绩支撑,没有工作能力展现,想要转正也颇为不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