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条目:民主柬埔寨
民主柬埔寨國旗
柬埔寨共產黨旗幟
柬埔寨共產黨在取得勝利後,隨即下令疏散所有城鎮,將整個城市人口遷往農村當農民[140],試圖按照波爾布特開創的模式進行社會改革。
新政府試圖完全重組柬埔寨社會。舊社會被廢除,宗教特別是佛教和天主教受到壓制[141][142]。農業收歸公有,主要工業被放棄或被國家控制。當時柬埔寨既沒有貨幣也沒有銀行體系。
由於邊境沖突和意識形態差異,民主柬埔寨與越南和泰國的關係急劇惡化。高舉極端高棉民族主義的赤柬黨人清洗了大部分居住在越南的黨員。因此大多數曾在越南生活的黨員皆面臨清洗了。民主柬埔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密切聯繫,其中柬越衝突成為中蘇敵對關係的一部分(莫斯科支持越南)。隨著民主柬埔寨軍隊襲擊越南村莊,邊境衝突進一步惡化。最終赤柬政權於1977年12月中與越南斷交,以抗議越南據稱建立印度支那聯邦。1978年中期,越南軍隊入侵柬埔寨,在雨季來臨前推進約48公里。
對於1975年至1979年間實際死亡人數的估計是合理的,但可能有數十萬人被殺、數十萬人死於飢餓和疾病(無論是在柬埔寨共產黨的領導下還是在1978年越南入侵期間)。鑑於1975 年人口估計為730萬,一些人估計死亡人數為100萬至300萬。中央情報局估計,1975年至1979年間,僅國家清洗就有50萬至100萬人被殺害,而紅色高棉則殺害了150 萬人(120萬至180萬人)[143]。
中國支持柬埔寨共產黨的原因是為了防止泛印度支那運動,並維持中國在當地的軍事優勢。蘇聯支持強大的越南,以保持對抗中國的第二戰線,並防止進一步的中國擴張。自斯大林去世以來,毛澤東控制下的中國與蘇聯之間的關係凍結。1979年2至3月,中國和越南因此問題爆發短暫的中越戰爭。
1978年12月,越南宣布成立柬埔寨救國民族團結陣線(KUFNS)[40],由前民主柬埔寨軍隊的指揮官韓桑林領導。它由1975年後留在越南的赤柬黨人和1978年從柬埔寨逃到越南的東部官員(如韓桑林和洪森)組成。1978年底,越南軍隊全面入侵柬埔寨,並於1979年1月7日佔領金邊,並將民主柬埔寨軍隊的殘部向西驅趕到泰國。
柬埔寨共產黨是由曾在巴黎接受教育的領導層掌控,包括波爾布特、英薩利、農謝和宋成。1976年1月的新憲法確立了民主柬埔寨為共產主義人民共和國,並於3月選出了由250名成員組成的柬埔寨人民代表大會(PRA),選舉國家主席團的集體領導人,其中主席為國家元首。
西哈努克親王於4月2日辭去元首職務[40]。4月14日,柬埔寨人民代表大會在第一次會議結束後宣布由喬森潘擔任國家主席,任期5年。議會選舉波爾布特為首的15名內閣成員擔任總理。西哈努克親王實際上被軟禁。
政權造成的破壞和死亡
编辑
主条目:紅色高棉大屠殺
陳放着5,000多具人類頭骨的瓊邑克紀念碑。
在疏散金邊及其後續事件期間,有20,000人因疲憊或疾病而死亡。許多被迫撤離城市的人被重新安置在新建的村莊里,那裡缺乏食物、農具和醫療服務。由於殘酷的疏散,數千人在疏散過程中挨餓或死於疾病。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被迫離開城市,定居在新建立的村莊,缺乏食物、農業設備和醫療保健。一些過往的城市居民在農業環境中失去了生計。在第一次收穫前,成千上萬的人處於挨餓。飢餓和營養不良——幾乎達到飢餓的程度——在那些年裡經常發生。大多數洩露個人資歷秘密的前政權軍事和中央政府領導人都被處決。
柬埔寨的一些民族,例如占族和越南族,遭受了特殊而有針對性的暴力迫害,甚至一些國際消息人士將其稱為「占族種族滅絕」。整個家庭和城鎮都成為攻擊目標,目的是大幅減少並最終消滅他們[1]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7-19.。 在「赤柬政權」下的生活十分嚴峻而殘酷。人們因講外語、戴護目鏡、尋找食物,甚至哀悼親人的屍體而被動員和處決。紅色高棉擔心前商人及政府官員會領導反政權起義,因此他們以及其所有家人都會遭到追捕和殺害。由於未有抓到並處決足夠多的反革命分子,少數紅色高棉效忠者同樣被殺害。
吐斯廉屠殺博物館的房間裡藏有數千張紅色高棉為受害者拍攝的照片。
當柬埔寨社會主義者開始在柬埔寨東部地區叛亂時,波爾布特命令他的軍隊消滅150萬柬埔寨東部人[144],他將這些地區人士稱為「具有越南思想的柬埔寨人」。清洗行動迅速而有效,波爾布特的士兵在一個月內將至少超過10萬至25萬柬埔寨東部人,驅逐到中部、北部和西北地區的刑場後,迅速殺害了他們[145],這成為了波爾布特政權下最血腥的大屠殺事件。
宗教機構也未能倖免於紅色高棉,宗教事實上受到極為殘酷的迫害,以至於柬埔寨絕大多數歷史建築(英语:Khmer architecture),即柬埔寨95%的佛教寺廟被完全摧毀[146]。
本·基爾南估計,有167.1萬至187.1萬柬埔寨人因紅色高棉政策而死亡,佔柬埔寨1975年人口的21%至24%[147]。法國人口學家Marek Sliwinski的一項研究計算出,1975 年柬埔寨人口為780萬,而在紅色高棉統治下非正常死亡人數略低於200萬;33.5%的柬埔寨男性死於紅色高棉統治下,而柬埔寨女性的比例為15.7%[148]。根據2001年的一份學術資料,紅色高棉統治下的超額死亡人數最被廣為接受的估計在150萬到200萬之間,但也有提到低至100萬、高至300萬的數字;傳統估計的死亡人數大約在50萬到100萬人之間,「是這一時期超額死亡率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149]。然而,2013年的學術消息來源(援引2009年的研究)表明,處決可能佔總數的60%之多,在23,745個亂葬坑中埋藏著大約130萬名疑似處決受害者[150]。雖然遠高於早期和更廣泛接受的紅色高棉處決估計,柬埔寨文獻中心 (DC-Cam) 的克雷格·艾契遜為紅色高棉處決人數超過 100 萬的估計數字辯護稱,「考慮到亂葬坑的性質和DC-Cam的方法更有可能低估死亡人數,而不是高估,實屬合理」[138]。人口學家Patrick Heuveline估計,1970年至1979年間,有117萬至342萬柬埔寨人非正常死亡,其中15萬至30萬死於內戰期間。Heuveline的中心估計有252萬人超額死亡,其中140萬人是由直接暴力造成的[149][138]。紅色高棉的繼任政權柬埔寨人民共和國公佈的死亡估計為330萬人,即使這數據是基於對柬埔寨人的挨家挨戶調查,但仍被普遍認為是誇大其詞;除其他方法錯誤外,柬埔寨人民共和國當局將在部分挖掘的亂葬坑中發現的受害者估計人數添加到原始調查結果中,這意味著一些受害者可能被重複計算[138]。
1979年至1980年間,估計有30萬柬埔寨人餓死,主要是紅色高棉政策的後遺症所造成[151]。